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大心

3C育兒衍伸的青少年活屍社交現象

  



  暑假期間,很常在家庭式餐廳裡看到這樣的畫面,一位三歲男孩專注看著平板上的短影音,目不轉睛,幾乎忘了嘴裡的飯。阿公或阿嬤偶爾會來餵他一口,隨後阿公便去一旁抽菸。男孩雖然看似在吃飯,但嘴巴幾乎沒動,就讓食物放在那邊慢慢冷掉。


  另一桌坐著六個國中生,上餐後悄然無聲,沒有用餐與交談的聲響,只看到大家人手一支手機,專注地在手機遊戲上,沒有任何交談,安靜得像一潭死水,原本是好朋友的聚會,但零交談、零社交、零互動,互動與戰場都在雲端。


  他們都很乖,不吵不鬧、一位安靜看平版、其他專心玩手機,因為有平版、手遊的刺激就沒有食慾,不需要吃午餐,一點都不會餓,多巴胺酬賞本能狠狠壓制生物飢餓本能。


  過去,吃飯沒有專心吃飯,從小就餵電視好像沒事,電視兒童都是這樣長大的。現在沒有電視兒童這個詞,卻也沒有平板兒童這個詞。平板不只是電視,它更具移動性。孩子從小就習慣在用餐時看平板,長大後更會主動將平板帶到各種場合,像是餐廳、學校、補習班。長時間暴露在螢幕前,孩子們的注意力越來越難集中,對現實世界的興趣也逐漸降低,他們更喜歡待在虛擬世界裡,尋求刺激。

  

  在網遊時代,遊戲公會的確會讓某些人藉由網路社群得到溫暖,也有對應的人際互動複雜規則可供學習。進入手遊時代,快節奏的《傳說對決》、《英雄聯盟》等遊戲,以及放置型手遊不斷轉換的刺激,與學校45分鐘一堂課的節奏形成強烈對比。現實社交互動大幅減少,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歸類為I型內向型人格。


  現在的手遊機制對人性的掌握已臻化境。簡單的關卡設計、掉落的裝備和道具,以及每日的活動,都旨在刺激玩家不斷課金,買更強大的裝備快速通關。


  這些行為設計背後,是利用行為心理學操弄多巴胺獎勵機制。持續玩幾年下來,手遊玩家可說是大量浸泡在多巴胺之中,成年人或許自以為能抵擋,但事實上,長期浸泡在多巴胺的環境中,孩子更容易產生嚴重上癮反應。很多家長從小不讓幼兒吃甜食,但大腦卻可以一直泡在3C熬製的糖水裡。短影音的盛行反映出當代最珍貴的是「注意力」,短而誇張的影片讓人沉迷其中,卻可能削弱思考能力。


  從幼兒時期起,孩子們除了攝取食物,還大量攝取電子資訊。這些資訊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,帶來短暫的愉悅感,卻可能導致孩子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。長此以往,他們會忽視身體的需要,甚至影響睡眠,可說是一種微吸毒的反應。


  漫長的暑假讓許多孩子養成了沉迷於電子產品的習慣。一旦面對開學的繁忙,生活上太大的反差變化,讓孩子出現心情低落、精神不濟、注意力無法集中、睡眠作息紊亂等,甚至出現拒學的問題。拒學的脈絡有很多原因,但沉迷於網路,覺得是其中一個重要關鍵,也是時代的巨大現象。常常有人問說,如果禁止孩子玩手遊或接觸3C,豈不是毀了他們跟同儕的社交?打不進同學圈了?但人手一支3C產品,身體聚在一塊、靈魂卻不在當下,這種活屍般的社交,是屬於哪種層次的社交呢?


  很多家長因孩子出現「網路成癮」、「開學症候群」或「拒學」而感到焦慮,或者因為3C使用的親職教養問題而感到束手無策。您可以預約大心診所的心理門診,讓我們協助您處理育兒上的困擾。經過專業評估後,我們將為您安排適合的心理師,陪您一同面對問題,從過往的經驗中尋找解決之道,並探索更多生活可能性。歡迎您線上預約初診,若有任何疑問,請隨時來電洽詢。


大心診所聯絡資訊

百年館:(02) 2771-8821

忠孝館:(02) 2771-8813

古亭館:(02) 2367-6883

23 次查看0 則留言

留言
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
bottom of page